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上千年的时间过去了,它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节气始终跟美食联系在一起,享受了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中国插画师林Caroline画下了《24节气美食图》,为大家展示了最正宗的中国风味。
| 立春 - 咬春 |
“你知道吗,春是咬的,是打的,是戴的,不是等来的。”
林在画桌前自语道。
| 雨水 - 罐罐肉 |
“当我们长大,甚至能算出我们与父母未来还能相聚的时间。”
“所以古时过年回家,带一坛罐罐肉,就是最好的报答吧。”
“其它,我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我们都嫁给了自己的执念。”
| 惊蛰 - 炒虫 |
“惊蛰春雷,惊醒了虫子,也惊醒了人们,所以要炒虫美味。”
我把这句话记录在本上。
“现代人,还听得见惊雷吗?”
林站在高架上,突然回头问我。
| 春分 - 春汤 |
“内心与外物的平衡,阴气与阳气的平衡,鱼肉苋菜滚汤,做给我?”
林一边贴在墙上,一边问我。
“好啊,先把鸡蛋竖起来。”
于是我便跑得不见了踪影。
| 清明 - 青团 |
“要用艾草来做的青团,口中才有春天的味道。”
我在北京的街头,一口一个地说道。
林吃惊得看着我的吃相,
吓得说不出话。
| 谷雨 - 谷雨茶 |
“只有你非常非常努力的活,才能享受到一点不一样的幸福。”
林端起一杯茶喝完后,轻声说道。
她偶尔就像一个迷人的哲学家,
和阿兰德有那么一丝相像,
只是没有那么遥远。
| 立夏 - 立夏饭 |
“夏天开始了,但你会想起秋天的萧瑟吗?”
林一边写字,一边问我。
“活在当下不好吗,你看饭中这豆情莓眼,好不热闹。”
我端着小店老板做的立夏饭,坐在门槛上闲扯。
这是我们在杭州散住的第四周,毫无归意。
| 小满 - 苦菜 |
“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林写了一张纸条留在了我的桌子上,
她知道我最近因为工作的事情而着急,
在劝我要回归谦卑的心态。
感动至极,
抬笔回道,
“那我也不要吃苦菜。”
| 芒种 - 煮梅 |
“酸吗?不酸?你不是热爱酸倒牙吗?哈哈哈。”
林看着我被酸傻的表情笑得直不起腰,
我从此也不再完全相信古法。
煮完的梅子,酸到爆,
劝你们也不要尝试。
| 夏至 - 凉面 |
“你带我吃遍中国神奇的五大面好吗?”
林双眼放光,仿佛面神附体。
我知道她深夜画美食的副作用,
就是美食妄想症的爆发。
| 小暑 - 食藕 |
我们站在广袤的藕池面前有些惊呆了,
风吹动着片片绿色,沙沙地说着私语,
那下面,就藏着桂花糯米藕的秘密,
我都知道。
| 大暑 - 米糟 |
“你酒量那么差会不会吃米糟也醉掉了。”
林傻乎乎地问我,
有时我也分不清楚这是一种调戏,还是一种呆萌。
只好回报以老炮般的微笑。
| 立秋 - 蒸茄脯 |
“茄子是肉体,蒜和辣椒是灵魂,刀工是命运,味道是结果。”
我傻呵呵地笑着,听着林的奇怪言论。
转瞬间,
秋天就到了。
| 处暑 - 百合鸭 |
“夏天的最后一天永远不会太冷,但秋天就不同了。”
“为什么?只在那季节切换的一瞬间吗?”
“对,那一瞬间,一切夏热都变成了妖孽和不可理喻。”
“尴尬的处暑节气。”
| 白露 - 白露酒 |
“溪边,有树,下午,白露,落叶,一杯酒,你会在吗?”
林一边画,一边问我。
我远远看着她没有回答,
我知道她需要幻想自己在古时的场景才能找到韵味,
生怕我的一句话,打破了她脆弱的一点幻想。
| 秋分 - 食蟹 |
“吃螃蟹也需要这么多武器?”
我对着画发呆了半天,
一想到自己吃螃蟹的样子就有些汗颜。
| 寒露 - 芝麻酥 |
“你知道吗,看了你的画儿我才知道芝麻不是火龙果里抠出来的。”
我大声地宣布这个重大发现。
| 霜降 - 萝卜牛肉 |
霜降是湿气最后的抵抗,终于秋天要过去了。
想起小时候的红焖羊肉,确实是美味。
现在想起来还记得父亲教我做好吃的绝招:
“多放肉!”
| 立冬 - 四物鸡 |
“永远要说四物鸡美味,因为你丈母娘是中医。”
“哦。”
| 小雪 - 糍粑 |
去年小雪那天,我们结婚了。
但是,
“小雪节气画砸了…脑阔疼…重画ing…”
放一张腊八粥饱一下眼福吧。
| 大雪 - 腌肉 |
当腌肉挂在房檐上的时候,
我仿佛就看到了家中兴旺的味道。
所以这就有点像晒秋,
它也是一种暗喻和祝福。
填饱肚子永远是吃的最初本意,
而在中国,他也揭示着更多的生活哲学。
| 冬至 - 饺子 |
冬至是吃饺子还是吃混沌,
打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无论是哪个,它最美味的。
永远是那一家人团在一起包饺子的光影,
那种或有或无的仪式感,
是我们最后坚守的一些美味底线。
| 小寒 - 吃菜饭 |
毕竟是小寒了,这天寒地冻的天气,
一碗菜饭最重要的是用料和诚意,
一年倒数第二个节气,
来肉菜结合,吃个痛快吧。
| 大寒 - 八宝饭 |
“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
林在边写边读,
我听着仿佛也知道,
这连续三年的创作可能要结束了,
而这些美食就像我们中国人的轮回,
不断在狭长的时间里,
提醒我们,
找到乱世美味中最本源的那个。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这一点也体现在我国的一些节气饮食文化里,看看二十四节气是如何进补的
立春吃春卷:“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过去立春的早上人们都要吃一根春卷。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吃春卷又叫“咬春”,据说可以咬住“春天”,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还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雨水吃龙须饼: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中的最后几天就是民间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吃龙须饼怀念大旱中因悯农降雨而被罚压在山下的天龙。
惊蛰吃驴打滚: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青龙节里,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
春分吃汤圆:春分节气,昼夜等长。农民习惯吃汤圆,并用不包心的汤圆用竹签串起来放在室外田边,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清明吃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谷雨采茶食香椿: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立夏吃鸭蛋: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立夏吃鸭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中医说咸鸭蛋在夏天吃了人有劲,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小满吃苦菜:小满于5月来临,传统认为5月属于“毒月”,应该减酸增苦,多吃点苦的东西。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时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芒种吃梅子:这一时期天气炎热,进入典型的夏季。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夏至吃面: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在北方此日民间行面食,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南方有的地方吃麦粥,中午则要吃馄饨。
小暑吃藕:南方水乡有小暑吃蜜汁藕的习惯。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俗语说:“花下韭,莲下藕。”
大暑吃仙草: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立秋吃西瓜:很多地方在这一天有“啃秋”或“咬秋”的习俗,也就是吃西瓜。意思是:炎炎夏日,时逢立秋,要把它咬住。西瓜水分极其丰富,是解暑佳品。
处暑吃鸭肉: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人们在处暑的这一天,有吃鸭子的习俗。
白露吃龙眼:“白露必吃龙眼”,人们认为,吃龙眼有补身体的奇效。
秋分吃秋菜: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寒露吃花糕: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 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 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霜降吃柿子: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立冬吃饺子: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这时,就要开始进补了。在北方,人们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小雪吃糍粑: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糍粑口味爽滑,细腻,相对于糯米较易消化吸收,还可以吸脂减肥,可谓是人间美味。从外到内,金黄酥脆、洁白柔软、清香甜蜜,拉着长长的丝儿,夹杂着未完全溶化的糖粒儿,那份满足感一直萦绕在许多人心中好多年。
大雪腌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过后,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也越发干燥,到了大雪节气,就是制作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了,等到腊肉做好了,正好快到年关,可以留到过年的时候食用。
冬至吃馄饨或汤圆:饺子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冬至餐桌上的首选;南方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小寒吃菜饭或糯米饭: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大寒吃八宝饭: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