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对照表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n)、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

天干

1 2 3 4 5 6 7 8 9 10
jiǎ bǐng dīng gēng xīn rén gu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简称“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天干读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鲁虺文化网提醒:天干里的“己”往往会误作“已”,出现已巳、已卯、已丑、已亥、已酉、已未这样错误的描述。

“戍、戊、戌、戎”这些相似字,你真的会读吗?

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地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hǒu yín mǎo chén wèi shēn yǒu hài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简称“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鲁虺文化网提醒:地支里的“巳”往往会误作“已”,出现己已、辛已、癸已、乙已、丁已这样错误的描述。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地支纪年(1144年-2043年)

鲁虺文化网天干地支纪年天干地支对照表(1144年-2043年)
甲 子乙 丑丙 寅丁 卯戊 辰己 巳庚 午辛 未壬 申癸 酉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1452 145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64 1565 1566 1567 1568 1569 1570 1571 1572 157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 戌乙 亥丙 子丁 丑戊 寅己 卯庚 辰辛 巳壬 午癸 未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1399 1400 1401 1402 1403
1454 1455 1456 1457 1458 1459 1460 1461 1462 146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 申乙 酉丙 戌丁 亥戊 子己 丑庚 寅辛 卯壬 辰癸 巳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64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 午乙 未丙 申丁 酉戊 戌己 亥庚 子辛 丑壬 寅癸 卯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94 1595 1596 1597 1598 1599 1600 1601 1602 160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 辰乙 巳丙 午丁 未戊 申己 酉庚 戌辛 亥壬 子癸 丑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424 1425 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 寅乙 卯丙 辰丁 巳戊 午己 未庚 申辛 酉壬 戌癸 亥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来源:天干地支对照表http://cn.luhui.net/chinese-era/

十二地支与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查询详细十二生肖对照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二地支与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

《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

后来,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己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07:00-08:59 09:00-10:59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戊时 亥时
11:00-12:59 13:00-14:59 15:00-16:59 17:00-18:59 19:00-20:59 21:00-22:59

十二地支对应的时间

子水对应子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11点后到凌晨01点前。

丑土对应丑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1点后到凌晨03点前。

寅木对应寅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3点后到凌晨05点前。

卯木对应卯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5点后到早晨07点前。

辰土对应辰时,对应的时间为早晨07点后到上午09点前。

巳火对应巳时,对应的时间为上午09点后到上午11点前。

午火对应午时,对应的时间为上午11点后到中午01点前。

未土对应未时,对应的时间为中午01点后到下午03点前。

申金对应申时,对应的时间为下午03点后到下午05点前。

酉金对应酉时,对应的时间为下午05点后到晚上07点前。

戌土对应戌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07点后到晚上09点前。

亥水对应亥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09点后到晚上11点前。

更多十二时辰对照表:http://cn.luhui.net/shichen/

十二时辰详解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百二十年阳历,干支,五行,生肖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1980年2月16日 1981年2月4日 庚申
1921年2月8日 1922年1月27日 1981年2月5日 1982年1月24日 辛酉
1922年1月28日 1923年2月15日 1982年1月25日 1983年2月12日 壬戌
1923年2月16日 1924年2月4日 1983年2月13日 1984年2月1日 癸亥
1924年2月5日 1925年1月24日 1984年2月2日 1985年2月19日 甲子
1925年1月25日 1926年2月12日 1985年2月20日 1986年2月8日 乙丑
1926年2月13日 1927年2月1日 1986年2月9日 1987年1月28日 丙寅
1927年2月2日 1928年1月22日 1987年1月29日 1988年2月16日 丁卯
1928年1月23日 1929年2月9日 1988年2月17日 1989年2月5日 戊辰
1929年2月10日 1930年1月29日 1989年2月6日 1990年1月26日 己巳
1930年1月30日 1931年2月16日 1990年1月27日 1991年2月14日 庚午
1931年2月17日 1932年2月5日 1991年2月15日 1992年2月3日 辛未
1932年2月6日 1933年1月25日 1992年2月4日 1993年1月22日 壬申
1933年1月26日 1934年2月13日 1993年1月23日 1994年2月9日 癸酉
1934年2月14日 1935年2月3日 1994年2月10日 1995年1月30日 甲戌
1935年2月4日 1936年1月23日 1995年1月31日 1996年2月18日 乙亥
1936年1月24日 1937年2月10日 1996年2月19日 1997年2月6日 丙子
1937年2月11日 1938年1月30日 1997年2月7日 1998年1月27日 丁丑
1938年1月31日 1939年2月18日 1998年1月28日 1999年2月15日 戊寅
1939年2月19日 1940年2月7日 1999年2月16日 2000年2月4日 己卯
1940年2月8日 1941年1月26日 2000年2月5日 2001年1月23日 庚辰
1941年1月27日 1942年2月14日 2001年1月24日 2002年2月11日 辛巳
1942年2月15日 1943年2月4日 2002年2月12日 2003年1月31日 壬午
1943年2月5日 1944年1月24日 2003年2月1日 2004年1月21日 癸未
1944年1月25日 1945年2月12日 2004年1月22日 2005年2月7日 甲申
1945年2月13日 1946年2月1日 2005年2月8日 2006年1月28日 乙酉
1946年2月2日 1947年1月21日 2006年1月29日 2007年2月17日 丙戌
1947年1月22日 1948年2月9日 2007年2月18日 2008年2月6日 丁亥
1948年2月10日 1949年1月28日 2008年2月7日 2009年1月25日 戊子
1949年1月29日 2005年2月16日 2009年1月26日 2010年2月23日 己丑
1950年2月17日 1951年2月5日 2010年2月24日 2011年2月2日 庚寅
1951年2月6日 1952年1月26日 2011年2月3日 2012年1月22日 辛卯
1952年1月27日 1953年2月13日 2012年1月23日 2013年2月9日 壬辰
1953年2月14日 1954年2月2日 2013年2月10日 2014年1月30日 癸巳
1954年2月3日 1955年1月23日 2014年1月31日 2015年2月18日 甲午
1955年1月24日 1956年2月11日 2015年2月19日 2016年2月7日 乙未
1956年2月12日 1957年1月30日 2016年2月8日 2017年1月27日 丙申
1957年1月31日 1958年2月17日 2017年1月28日 2018年2月15日 丁酉
1958年2月18日 1959年2月7日 2018年2月16日 2019年2月4日 戊戌
1959年2月8日 1960年1月27日 2019年2月5日 2020年1月24日 己亥

天干地支解说

天干(十干) 地支(十二支)
干支名称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戌
乙、丁、已、辛、癸
丑、卯、巳、未、酉、亥
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寅亥合木,戌卯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日月

相冲 甲—戊    乙—已    丙—庚    丁—辛   戊—壬    已—癸    庚—申    辛—乙   壬—丙    癸—丁  

地支六冲:
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  已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地支三合:
申子辰会成水局,亥卯未会成木局, 寅午戌会成火局,巳酉丑会成金局, 辰戌丑未会成土局(即为四库)

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干 支 五行 属相
 1 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 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
21 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
31 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
41 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壬子
50 癸丑
51 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图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不例外,详细解释下什么才是正确的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称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天干地支虽然都有相同的阴阳五行,但具体表征的含义不尽相同:

甲为阳木,森林之木,栋梁之材,乙为阴木,花卉之木,盘曲小草,

丙为阳火,炎炎赫赫,太阳之火,丁为阴火,银河星光,灯盏之火,

戊为阳土,城垣堤岸,大地之土,己为阴土,田地山园,可耕之土,

庚为阳金,刚健肃杀,斧钺之金,辛为阴金,珍宝珠玉,首饰之金,

壬为阳水,江河湖泊,大海之水,癸为阴水,小溪井泉,雨露之水。

地支五行的阴阳强弱差别:

寅、卯、辰同属木,寅是初生之木(阳),卯是极盛之木(阴),辰是渐衰之木;

巳、午、未同属火,巳为初生之火(阴),午是极盛之火(阳),未是渐衰之火;

申、酉、戌同属金,申是初生之金(阳),酉是极盛之金(阴),戌是渐衰之金;

亥、子、丑同属水,亥是初生之水(阴),子是极盛之水(阳),丑是渐衰之水。

地支辰、未、戌、丑属土,叫做四大墓库,辰为水库、未为木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它们寄旺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月。

天干五行的属性明确,如甲木就是甲木为阳木,乙木就是乙木为阴木等等,地支阴阳五行的属性就不明了。在十二地支中,每个地支中分别藏着一个、二个或三个天干,这又叫做地支藏干。

地支的五行有本气与杂气之别:

子的本气是癸水。

丑的本气是己土,杂气是辛金与癸水。

寅的本气是甲木,杂气是丙火与戊土。

卯的本气是乙木。

辰的本气是戊土,杂气是癸水与乙木。

巳的本气是丙火,杂气是庚金与戊土。

午的本气是丁火,杂气是己土。

未的本气是己土,杂气是乙木与丁火。

申的本气是庚金,杂气是壬水与戊土。

酉的本气是辛金。

戌的本气是戊土,杂气是丁火与辛金。

亥的本气是壬水,杂气是甲木。

莫名其妙的“金猪年”

2007年,农历是丁亥年,俗称猪年。当时不论是在民间还是报刊上,都频频出现了“金猪年”的说法,更有说今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这60年的每一个年份都不同,为什么偏偏金猪年就那么特殊?其实也就是个迷信的说法罢了。许多笃信生肖的华人刻意在农历金猪年生育,抢在这年生下“金猪宝宝”。那么这一年出生率会超高于往年吗?以深圳新生儿数量为例:2006年为10.9万;2007年(金猪年)为13.5万;2008年为16万;2009年为15.8万人;2010年16.7万余人,2011年18.1万余人,2012年达到21.3万余人。2013年为20.7万余人。也就是说金猪年新生儿只是自然增长,并没有特别之处。PS:根据惯例,新生儿人数的统计时段为前一年的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

更重要的是说2007年天干为“丁”、地支为“亥”,是丁亥年,是猪年没有错,但说是“金猪”年就错了。丁亥年应是“火猪”年。干支纪年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组合来进行的,每六十年一个周期。其中,甲、乙五行属木,丙、丁五行属火,戊、己五行属土,庚、辛五行属金,壬、癸五行属水。十二地支分别代表十二种生肖,即子是鼠、丑是牛、寅是虎、卯是兔、辰是龙、己是蛇、午是马、未是羊、申是猴、酉是鸡、戌是狗、亥是猪。每六十年中,每种生肖都值五年,每种生肖都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以猪年为例,共有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年。其中乙亥年是“火猪” 年,丁亥年是“土猪”年,己亥年是“木猪”年,辛亥年是“金猪”年,癸亥年是“水猪”年。可见2007年不过是“土猪”年。

我们所熟知的“辛亥革命”所在的年份1911年,就是“金猪”年。而上一个“金猪”年应该是1971年,再往后推60年,也就是2031年才是新的一个“金猪年”。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更多天干地支知识:天干地支 http://cn.luhui.net/chinese-era/

甲子纳音

十天干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仍是一个谜。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以下摘录《三命通会》之“论纳音取象”,以体味其义:

  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夫自子至亥十二宫,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一阳,终于亥为六阴,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于人为五脏,其于命也为五行。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命则一世之事。故甲子纳音象,圣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子丑二位,阴阳始孕,人在胞胎,物藏其根,未有涯际;寅卯二位,阴阳渐开,人渐生长,物以拆甲,群葩渐剖,如人将有立身也;辰巳二位,阴阳气盛,物当华秀,如人三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始有进取之象;午未二位,阴阳彰露,物已成奇,人至五十、六十,富贵贫贱可知,凡百兴衰可见;申酉二位,阴阳肃杀,物已收成,人已龟缩,各得其静矣;戌亥二位,阴阳闭塞,物气归根,人当休息,各有归着。详此十有二位先后,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晓。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为海中之金?盖气在包藏,有名无形,犹人之在母腹也;壬寅癸卯绝地存金,气尚柔弱,薄若缯缟,故曰金泊金。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气已发生,金尚在矿,寄形生养之乡,受西方之正色,乃曰白蜡金;甲午乙未之气已成,物质自坚实,混于沙而别于沙,居于火而炼于火,乃曰沙中金也,壬申癸酉气盛物极,当施收敛之功,颖脱锋锐之刃。盖申酉金之正位,干值壬癸,金水淬砺,故取象剑锋而金之功用极矣;至戌亥则金气藏伏,形体已残,锻炼首饰,已成其状,藏之闺阁,无所施为,而金之功用毕,故曰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盖气居盘屈,形状未伸,居于水地,蚕衰之月,桑柘受气,取其时之生也;庚寅辛丑则气已乘阳,得栽培之势力其为状也,奈居金下,凡金与霜素坚,木居下得其旺,岁寒后凋,取其性之坚也,故曰松柏木,戊辰己巳则气不成量,物已及时,枝叶茂盛,郁然成林,取其木之盛也,故曰大林木;壬午癸未,木至午而死,至未而墓,故杨柳盛夏叶凋,枝干微弱,取其性之柔也;故曰杨柳木;庚申辛酉,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以相克取之。盖木性辛者,唯石榴木;申酉气归静肃,物渐成实,木居金地,其味成辛,故曰石榴木;观它木至午而死,惟此木至午而旺,取其性之偏也;戊戌己亥,气归藏伏,阴阳闭塞,木气归根,伏乎土中,故曰平地木也。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盖气未通济,高段非水流之所,卑湿乃水就之乡,由地中行,故曰涧下水;甲寅乙卯,气出阳明,水势恃源,东流滔注,其势浸大,故曰大溪水;壬辰癸巳,势极东南,气傍离宫,火明势盛,水得归库,盈科后进,乃曰长流水也;丙午丁未,气当升降,在高明火位,有水沛然作霖,以济火中之水,惟天上乃有,故曰天河水;甲申乙酉,气息安静,子母同位,出而不穷,汲而不竭,乃曰井泉水;壬戌癸亥,天门之地,气归闭塞,水力遍而不趋,势归乎宁谧之位,来之不穷,纳之不溢,乃曰大海水也。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雳火?盖气在一阳,形居水位,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曰霹雳火;丙寅丁卯,气渐发辉,因薪而显,阴阳为治,天地为炉,乃曰炉中火也;甲辰乙巳,气形盛地,势定高冈,传明继晦,子母相承,乃曰覆灯火也;戊午己未,气过阳宫,重离相会,丙灵交光,发辉炎上,乃曰天上火也;丙申丁酉,气息形藏,势力韬光,龟缩兑位,力微体弱,明不及远,乃曰山下火也;甲戌乙亥谓之山头火者,山乃藏形,头乃投光,内明外暗,隐而不显,飞光投乾,归于休息之中,故曰山头火也,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气居闭塞,物尚包藏,掩形遮体,内外不交,故曰壁上土;戊寅己卯,气能成物,功以育物,发乎根茎,壮乎萼蕊,乃曰城头土;丙辰丁巳,气以承阳,发生已过,成其未来,乃曰沙中土也;庚午辛未,气当成形,物以路彰,有形可质,有物可彰,乃曰路傍土也,戊申己酉,气已归息,物当收敛,龟缩退闲,美而无事,乃曰大驿土也;丙戌丁亥,气成物府,事以美圆,阴阳历遍,势得期间,乃曰屋上土也。

  余见路旁之土,播殖百谷,午未之地,其盛长养之时乎?大驿之土通达四方,申酉之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城头之土取堤防之功,五公恃之,立国而为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饰之用,臣庶资之,爰居而爰处也;沙中之土,土之最润者也,土润则生,故成其未来而有用;屋上之土,土之成功者也,成功者静,故止一定而不迁。盖居五行之中,行负载之令,主养育之权,三才五行皆不可失,处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有功,金得之锋锐雄刚,火得之光明照耀,木得之英华越秀,水得之滥波不泛,土得之稼穑愈丰。聚之不散,必能为山,山者,高也;散之不聚,必能为地,地者,原也。用之无穷,生之罔极,土之功用大矣哉!

  五行取象,皆以对待而分阴阳,即始终而变化。如甲子乙丑对甲午乙未,海中沙中,水土之辨,刚柔之别也;庚申辛已对庚戌辛亥,白蜡钗钏,乾巽异方,形色各尽也;壬子癸酉对壬午癸未,桑柘杨柳,一曲一柔,形质多别也;庚寅辛卯对庚申辛酉,松柏石榴,一坚一辛,性味迥异也;戊辰己巳对戊戌己亥,大林平地,一盛一衰,巽乾殊方也;戊子己丑对戊午己未,霹雳天上,雷霆挥鞭,日明同照也;丙寅丁卯对丙申丁酉,炉中山下,火盛木焚,金旺火灭也;甲辰乙巳对甲戌乙亥,覆灯山头,含光畏风,投光止艮也;庚子辛丑对庚午辛未,壁上路旁,形分聚散,类别死生也;戊寅己卯对戊申己酉,城头大驿,东南西北,坤艮正位也;丙辰丁巳对丙戌丁亥,沙中屋上,干湿互用,变化始终也。圆看方看,不外旺相死休;因近取远,莫逃金木水火土。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论阴阳而大明始终。天成人力相兼,生旺死绝并类。

  呜呼! 六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质,形色,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余蕴矣。

天干地支来历

在没有台历的古代,人们是如何纪日、纪月、纪年的呢?答案就是运用中国古代历法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古代又称为“ 枝”。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作息表。为了标识每一天,他们以手指记数,以便“过日子”。人手五指,两手合十,所以人们记数也常以“十”为单位,由此导致天干为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当标识记录三个十(约三十日)之后,人们在星空中又见到了上一次见过的圆月。于是,“一旬为十,三旬为一月”的观念也就形成。经过十二个月,冬至日这天,人们发现在太阳下身影又可与去年冬至日所重叠。如此,人们便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月。除了表示月份外,地支还用于标识一天中的十二时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这样说道:“一日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废”。

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中国历代皇帝列表),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十天干地支十二体象诗歌咏

十天干体象诗

甲木天干作首排,原无枝叶与根荄。

欲存天地千年久,直向沙泥万丈埋。

断就栋梁金得用,化成灰炭火为灾。

蠢然块物无机事,一任春秋自往来。

乙木根荄种得深,只宜阳地不宜阴。

漂浮最怕多逢水,刻断何当苦用金。

南去火炎灾不浅,西行土重祸犹侵。

栋梁不是连根木,辨别工夫好用心。

丙火明明一太阳,原从正大立纲常。

洪光不独窥千里,巨焰犹能遍八荒。

出世肯为浮木子,传生不作湿泥娘。

江湖死水安能克,惟怕成林木作殃。

丁火其形一烛灯,太阳相见夺光明。

得时能化千斤铁,失令难熔一寸金。

虽少干柴尤可引,纵多湿木不能生。

其间衰旺当分晓,旺比一炉衰一檠。

戊土城墙堤岸同,振江河海要根重,

柱中带合形还壮,日下乘虚势必崩。

力薄不胜金漏泄,功成安用木疏通。

平生最爱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

己土田园属四维,坤深为万物之基。

水金旺处身还弱,火土功成局最奇。

失令岂能埋剑戟,得时方可用磁基。

漫夸印旺兼多合,不遇刑冲总不宜。

庚金顽钝性偏刚,火制功成怕火乡。

夏产东南过锻炼,秋生西北亦光芒。

水深反见他相克,木旺能令我自伤。

戊已干支重遇土,不逢冲破即埋藏。

辛金珠玉性虚灵,最爱阳和沙水清。

成就不劳炎火煅,资扶偏爱湿泥生。

木多火旺宜西北,水冷金寒要丙丁。

坐禄通根身旺地,何愁厚土没其形。

壬水汪洋并百川,漫流天下总无边。

干支多聚成漂荡,火土重逢涸本源。

养性结胎须未午,长生归禄属坤干。

身强原自无财禄,西北行程厄少年。

癸水应非雨露么,根通亥子即江河。

柱无坤坎身还弱,局有财官不尚多。

申子辰全成上格,午寅戌备要中和。

假饶火土生深夏,西北行程岂太过。

地支十二咏

月支子水占魁名,溪涧汪洋不尽清。

天道阳回行土旺,人间水暖寄金生。

若逢午破应无定,纵遇卯刑还有情。

柱内申辰来合局,即成江海发涛声。

隆冬建丑怯冰霜,谁识天时转二阳。

暖土诚能生万物,寒金难道只深藏。

刑冲未戌非无用,类聚鸡蛇信有方。

若在日时多水木,直须行入巽离乡。

艮宫之木建于春,气聚三阳火在寅。

志合蛇猴三贵客,类同卯未一家人。

超凡入圣唯逢午,破禄伤提独虑申。

四柱火多嫌火地,从来燥木不南奔。

卯木繁华秉气深,仲春难道不嫌金。

庚辛叠见愁申酉,亥子重来忌癸壬。

祸见六冲应落叶,喜逢三合便成林。

若归日时秋金重,更向西行患不禁。

辰当三月水泥温,长养堪培万木根。

虽是甲衰乙余气,纵然壬墓癸还魂。

直须一钥能开库,若遇三冲即破门。

己酉新正

元代 /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稚,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